• 政策優惠力度大“農業創客”涌現田間地頭

    2017-09-20 14:33:08 來源:[db:來源] 瀏覽:41

    7a43c824070f47119fe79dfa42d7891f.jpg

    位于浙江省長興縣虹星橋鎮的光伏農業科技大棚內,工人正在進行彩葉苗木管理作業。譚云俸 攝(人民視覺)

    手機一鍵24小時監測水溫,用數據動態調整品種產量,如今的田間地頭不再只是靠天吃飯,越來越多的“農業創客”成為激活農業發展的一汪源泉活水。今年7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陜西鼓勵“農業創客”們插上翅膀、飛向全國、走向世界。當前,互聯網飛速發展,國家支持農業創業創新的政策優惠力度空前,農業領域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返鄉創業掀熱潮

    “這是我的父輩們想都不敢想的事兒!”近日,陳小東坐在家中,打開手機,清晰地看到稻田中的水質情況,溫度、PH值等數據一目了然,這些對他養殖的小龍蝦、泥鰍至關重要。他指了指手機上的水含氧量說:“以前只能憑經驗判斷,風險很大;現在水里的氧氣沒有了,溫度變化了,我一看就知道了。”大學畢業的陳小東,放棄了30萬年薪的高管職位,2013年回到老家浙江海鹽縣成為一名“農業創客”,開創了稻田立體生態循環農業新模式。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農村創業創新辦公室主任宗錦耀說,“‘農業創客’就是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新理念,從事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流通等新業態的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群體。”

    以前,常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農民。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民選擇外出務工來養活家庭。而今,互聯網的興起和各類扶農政策的實施,使得農業領域大有可為,吸引著各類人員返鄉下鄉創業。

    據農業部不完全統計,目前各類返鄉下鄉人員已經達700多萬人。其中,農民工480萬人,大學生35萬人,退役士兵50萬人,農業科技人員120萬人,留學歸國人員和城鎮人員15萬人。

    技術創新助增收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將支持返鄉創業群體的范圍由“農民工等人員”擴展為“支持返鄉下鄉人員”。這一變化揭示著農業創業群體的擴大和創業理念的革新。一批具有較高知識層次、掌握高新技術的新時代人才正在投入農業創業熱潮。

    過去的蔬菜地里,烈日下,農民背著營養液和農藥,靠經驗噴灑。而如今,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的梁駿,2008年回到浙江上虞老家,建造了“鳥巢”溫室大棚,采用立體垂直無土培養模式,使占地3628.84平方米的大棚栽培面積可達2.8萬多平方米。在傳感系統采集數據后,由霧化系統將有機營養液噴灑到蔬菜瓜果的根系上,多余的營養液又回流再用,不僅蔬菜零污染,而且水能消耗還大大減少。

    宗錦耀說:“‘農業創客’的出現,一是為發展現代農業注入新要素,助推農業強起來;二是為增加農民收入開辟新渠道,助推農民富起來;三是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新模式,助推農村美起來;四是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新力量,增添了發展的新動能。”

    政策扶持享紅利

    近年來,“農業創客”群體不斷擴大,除了自身觀念的轉變,還離不開各方的大力支持。

    在財政稅收方面,各省紛紛發力。例如,浙江省對大學生農業創業人員每人補助1萬元,連續補助3年;江西省、四川省對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企業和個人,連續3年給予50%的廠房租金補貼。在金融擔保方面,山西省政府投資1.5億元成立了創業扶持融資機構;江西省對符合條件人員,給予最高10萬元的擔保貸款。

    同時,加大公共服務扶持力度。各級農業部門積極開展創業培訓,今年計劃培訓100萬人,并且推動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建設。農業部目前公布的1096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年總產值達到13446.32億元,入園創辦企業數超過5.3萬家,帶動農民就業創業730多萬人。

    宗錦耀表示,支持“農業創客”是一項具有長期性戰略性的工作任務,農業部將積極發揮牽頭作用,推動出臺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政策措施。(嚴冰 楊金 鄭園園)

    ?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年09月19日

    咨詢
    電話

    業務咨詢

    0533-6058877
    關注

    公眾號

  • 激情五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