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去年中國互聯網分享經濟規模破2萬億元

    2017-09-20 14:33:08 來源:[db:來源] 瀏覽:27

    中國的分享經濟市場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

    9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報告》指出,2016年僅互聯網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突破2萬億元,參與提供服務者超過5000萬人,約占勞動人口總數的5.5%。

    報告還指出,2016年,專車共享、教育、娛樂、醫療保健等領域用工需求同比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今年年初,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指出,分享經濟正成為最活躍的創新領域,2016年我國6億人參與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在互聯網投資趨冷的大環境下,2016年分享經濟企業的融資規模約為1710億元,比上年增長130%。

    共享經濟為何能在中國迅速成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張敬偉此前向人民日報表示,共享經濟新模式,是順應信息時代和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大潮而生:

    大數據時代,中國有世界第一多的網民,還有 雙創 和 互聯網+ 等政策支持。電商平臺和移動支付的發展與普及,則形成了互聯網創新經濟對社會生活的深度介入。更重要的是,共享經濟已經形成了新時代的創業神話和創富傳奇,為大眾創業提供了積極向上的范本。

    不過,隨著共享經濟的迅猛發展,一些缺乏創新、野蠻生長的共享產品也相繼問世,包括共享馬扎、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甚至還有“共享女友”。

    這類共享產品不禁遭到質疑、批評之聲。美國《紐約時報》此前刊文稱,中國共享經濟背后是資金的過剩和創意的缺乏。德國《經濟周刊》則指出,中國的投資者對共享經濟業務模式非常癡迷,從滴滴出行開始,如今,租借雨傘或單車的初創公司也大量吸引投資。不過,大多數公司盡管發展迅速卻不賺錢。

    投資人同樣不看好這樣的共享經濟創業項目,金沙江創投基金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曾對參考消息表示:“共享籃球、共享雨傘——這些都不是好點子。它們都非常依賴特定場合,這會使企業很難擴張。”

    4deb6c591a4a480e8f0f4a2303cca5ce20170918211115.png

    圖:共享馬扎

    長遠來看,我國共享經濟要保持健康發展,加強監管勢在必行。對此,張敬偉表示:

    共享經濟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模式,既要遵守法治和市場經濟的規則,又要契合互聯網新平臺的技術規范。市場主體可以先行先試,但是管理思維和管理模式必須與時俱進。共享經濟和傳統的經濟模式一樣,供給側、監管方、消費端以及大眾監督,對此都負有責任,需要共治。

    ?

    ?

    華爾街見聞

    2017年09月19日

    咨詢
    電話

    業務咨詢

    0533-6058877
    關注

    公眾號

  • 激情五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