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咋建?——強化科技支撐引領重點發展十強產業

    2018-01-31 14:25:23 來源:[db:來源] 瀏覽:38

    6410.jpg

    1月3日,國務院以“國函1號文”批準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全國首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試驗區花落山東。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總體要求和功能定位是什么?下一步主攻方向和轉換重點有哪些?1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和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解讀。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新文介紹,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把我省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新經濟發展聚集地和東北亞地區極具活力的增長極。

    據介紹,綜合試驗區的布局可概括為“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范圍包括濟南、青島、煙臺3市全域和其他14市國家和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區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涉及全省182個園區,其中濟青煙38個,其他14市144個。

    根據《方案》,到2022年,山東將基本形成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主要體現為“五個全面”:即,質量效益全面提高,創新能力全面增強,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動能轉換體制機制全面建立,開放型經濟新優勢全面形成。主要指標包括:全員勞動生產率由2016年的人均10萬元提高到14萬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 2016年的2.3%提高到2.7%左右;到2028年,改革開放五十周年時,基本完成這一輪新舊動能轉換;到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強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繼續走在前列。

    對于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攻方向和轉換重點,張新文介紹,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核心是要適應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大力發展“四新”、促進“四化”、實現“四提”。其中,產業智慧化重在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智慧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老樹發新芽”“有中出新”,實現傳統產業提質效。智慧產業化,重在推動知識、技術、創意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筑巢引新鳳”“無中生有”,實現新興產業提規模。

    落實到產業上,重點要堅持 “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做好“去、增、提”三篇大文章。“去”,就是充分利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堅決化解鋼鐵、煤炭、電解鋁、火電等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將產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區間,為動能轉換拓展空間。“增”,就是推動新興產業擴容倍增,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壯大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5大新興產業,培育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把我省打造成新興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區。“提”,就是深入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技改行動計劃,提升發展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等5大優勢產業,把傳統優勢轉化成品牌優勢和競爭優勢。通過重點發展以上“5+5”十強產業,深刻調整我省偏重的產業結構,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到2022年,十強產業增加值占比力爭達到60%。

    據悉,國家確定在綜合試驗區推行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措施,同時還賦予了綜合試驗區一系列先行先試、試點示范的權利,這些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涉及創新、產業、財稅、金融、土地、開放、生態等重點領域。

    ——詳 解——

    創新引領——

    精準聚焦十強產業 ?培育一批“瞪羚”、“獨角獸”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對加強科技創新、增強動能轉換動力做出了部署要求。下一步,科技將如何發力支撐引領新舊動能轉換?省科技廳副廳長李儲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進行了解讀。

    6420.jpg

    一是強化對新舊動能轉換的技術支撐和引領。一方面,圍繞產業未來發展,組織實施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圍繞合成生物、醫用增材制造、微納制造等前沿技術進行超前研發部署,加強源頭創新。同時,強化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組織開展以國家和省基礎研究成果深度消化為重點的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在重點前沿領域深度消化前期基礎研究成果,加速成果向應用的轉化,為培育新興產業和提升傳統產業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精準聚焦十強產業,繼續組織實施信息安全、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高性能特種新材料、透明海洋、精準醫療、綠色化工、精準農業等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加大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部署和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布局,構建以政府為引導、以企業為主體、高校院所共同參與的協同創新體系,力爭每年突破100項左右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帶動十強產業高端發展。加大對關系產業跨越發展的重大研發項目的支持力度,單項支持額度由最高50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

    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李儲林表示,將從政策扶持和精準服務兩方面發力,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

    在構建和實施支持企業創新的普惠性政策方面,一是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的落實力度,充分釋放國家支持企業創新的政策紅利。二是普惠性財政扶持政策,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政策是根據企業的規模按新增研發投入的10%或全部研發投入的10%的給予后補助,單個企業年度最高補助金額可達1000萬元。“小升高”政策是對首次通過我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認定的小微企業(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以下),省財政一次性補助10萬元。創新券政策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使用共享科學儀器設備發生的費用,省級創新券給予“西部經濟隆起帶”地區所在市企業60%補助、其他地區企業40%補助,同一科技型中小企業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三是普惠性的科技金融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保險,省財政按不高于3%的費率上限及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50%給予補貼,單個企業的年度財政扶持額度最高不超過50萬元。利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補貼的項目按照貸款基準利率的60%給予貼息支持,一個年度貼息最高不超過20萬元;對因貸款產生的專利評估費用,按照50%的比例給予補助,年補助不超過5萬元。科技成果貸款風險補償是為企業轉化科技成果貸款發生壞賬的損失補償,實行省、市、銀行共擔,省市共同承擔貸款損失的70%。

    在強化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精準服務方面,實施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競技行動計劃,通過以賽代評的機制支持創新性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微企業脫穎而出;建立科技+金融的政策扶持體系,整合政府、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壯大。做好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享受研發費用按75%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力爭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盡快突破1萬家,培育一批成長性好的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力量。

    此外,還將強化省市聯動形成合力。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成效的通報制度,調動市縣推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對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成效突出的市縣,省科技廳將在科技資源配置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政策給力——

    部分優惠政策屬全國首創

    稅收政策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引導調節作用,我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國家給予了哪些稅收政策支持,對我省產業發展將產生哪些影響?

    6430.jpg

    針對這一問題,省財政廳副巡視員袁培全介紹,《方案》中的稅收政策內容豐富、涉及面廣,除推廣復制現行部分區域性政策外,國務院還批準我省先行先試創新性稅收政策。

    在近期上報批復實施的稅收政策方面,一是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實際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稅前扣除限額比例提高到8%。這一政策在全國是首創性的,將激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職工教育培訓投入,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二是在試驗區推行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可復制推廣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抵免所得稅政策,我省將成為“8+1”區域后首個實施這一政策的省份。三是科技人員轉讓科技發明、專利技術等,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不能準確計算財產原值的,由稅務機關依法核定財產原值。此項政策落地后,將大大降低科技成果轉化稅收負擔,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生產力。

    在研究細化后提請批復的稅收政策方面,一是研究選擇部分國家重點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舊動能轉換重點行業(項目),按程序先行先試臨時性的期末留抵退稅政策。此項政策實施后,部分企業在建設期形成的留抵稅額可在當期退還。二是研究去產能和產業升級企業停產期間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三是結合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研究探索服務貿易發展的稅收政策安排。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支持煙臺創建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四是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政策落地工作。上述政策創新性強,需要結合我省實際研究具體的適用領域、實施辦法和操作流程,并按程序上報國家批復后實施。

    在后續創新稅收政策方面,《方案》提出,結合稅制改革方向,統籌研究支持新舊動能轉換的稅收政策,為我省開展后續政策創新留下了更大的空間。

    全面部署——

    2018年是“山東動能轉換年”

    6440.jpg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新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還表示,為更好的推動試驗區建設,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在省“兩會”后,召開高規格的推進大會,進行全面動員部署。“可以預判,今年將是我省動能轉換取得突破性、實質性進展的關鍵一年,可以叫做‘山東動能轉換年’。 ”

    張新文同時表示,抓好重大政策落地是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關鍵。我們將方案中的重大政策進行認真梳理,細分為112項具體任務,并逐項明確了責任主體、任務目標和完成時限,將以省委、省政府聯合印發的形式來強化政策實施的剛性約束。對方案部署的重大改革試點,將進一步分類、定標、明向,鼓勵各地大膽創新實踐、先行先試,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央將推出力度超預期的改革舉措,結合綜試區建設需求,我們也會深入設計、策劃一批新的改革事項,爭取更多改革舉措在綜試區落地。

    在重大項目建設方面,一要著力抓好國家級高端石化基地、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高鐵高速機場等重大在建項目建設。另一方面,要聚焦“5+5”十強產業,抓好重大項目庫建設管理,研究出臺重大項目扶持政策和管理辦法,對接用好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分批推進900個入庫項目盡快落地,實現資源向重點項目集中、項目向重點區域集聚。

    上一篇:
    咨詢
    電話

    業務咨詢

    0533-6058877
    關注

    公眾號

  • 激情五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