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山東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加速之年”。這一年,山東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創新工作思路,優化資源配置,使平臺、人才、政策相輔相成,全面開啟了成果轉移轉化的“加速度”:
? ?全省技術交易穩定增長,全年共登記技術合同22260項,成交金額達420.24億元,同比增長23.69%,超額實現了年增長20%的既定目標。技術開發和轉讓合同共登記12686項,成交額289.28億元,同比增長12.15%;技術咨詢和服務合同共登記9574項,成交額130.96億元,同比增長60.07%……在第八屆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活動中,我省17家單位被評為先進集體,21名同志被評為先進個人,24個項目被評為優秀項目,獲獎總數位居全國第一,實現金橋獎“五連冠”。
? ?完善平臺? 線上“淘寶”熱熱鬧鬧
? ?打開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的網站,只要輕輕一點鼠標,合同登記、找技術、找專家等需求就可輕易實現。首頁上,播種機智能控制系統技術開發、門式葡萄剪枝機等全省各行各業的科技成果交易情況正實時更新。
技術供給名稱:大蒜收獲機,第一完成單位: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合作方式:技術轉讓,交易價格:60萬(已成交);技術供給名稱:PSI板現澆混凝土無空腔復合墻體保溫系統,第一完成單位:山東隆濟時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方式:技術轉讓,交易價格:85萬……在該平臺的技術供給信息專欄,記者查詢到了上述一系列技術交易案例。據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16年,類似的成功案例還有許多,而在這些技術轉讓交易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該負責人介紹,為了構建供需雙方交流合作的橋梁,進一步推動技術交易的進展,2016年,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新開通了快捷通道、對接和洽談功能,添加了產品展示板塊,優化完善了決策統計分析子系統、技術交易會等板塊,平臺功能更加強大,服務性進一步增強。
? ?目前,該平臺不但整合了全省的科技資源,還與青島藍海技術交易網、濟寧魯技網等各市線上技術服務平臺實現共享,已擁有會員2324家,科技專家和技術經紀人6794人,共發布技術供給和需求信息6212項,日均訪問量521次。2016年累計成交合同334項,成交金額2.77億元。
? ?2016年,該平臺還開展了網上技術交易會專欄,組織和參與了2016年山東省可轉化科技成果推介對接會(新材料專場和綠色化工專場)、山東省西部經濟隆起帶技術轉移大會、第九屆百名專家淄川行暨科技成果引進洽談會、中國德州首屆京津冀魯技術交易大會、山東省第九屆海洽會等多項線上推介活動。
? ?同步聯動? 線上線下互為裨益
? ?線上“淘寶”熱鬧非凡,線下對接同樣“如火如荼”,兩者同步聯動互為裨益,共同推動了2016年山東省技術市場工作的進展。“通過做好線上線下市場建設的融合,我省技術市場交易活躍,技術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上述負責人說。
? ?2016年6月29日在濟寧鄒城舉行的山東省西部經濟隆起帶技術轉移大會是線上線下同步聯動推動技術轉移轉化的一個典型案例。這次大會吸引了19家省內外高校、10家科研院所、25家科技服務機構、267家企業及相關科技負責人參加。會場上座無虛席,在走廊上加了兩排座位也不夠用,后來入場的企業代表,只好坐在會議室里的臺階上。
? ?在此次大會上,山東萬世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本森可謂收獲頗豐,他對記者高興的表示,“沒想到我們缺的技術來了、缺的專利來了、缺的人才來了。”據他介紹,會上多個專家所研究的領域和公司的研發方向不謀而合,等回到公司后將會進行深入的對接洽談。
? ?“線上線下同步聯動,是此次大會的特點之一”,山東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實現更好的技術轉移轉化效果,此次大會的參展項目、企業還在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魯南技術產權交易平臺(魯技網)以及西部經濟隆起帶技術轉移聯盟各市的專業平臺同時發布,供需雙方可以直接實現線上對接。
? ?該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此次大會共發布科技成果2023項、企業需求465項,簽訂合同意向、協議、合同78項,其中技術交易合同13項,交易額達2100萬元。
? ?9月22日舉行的中國德州首屆京津冀魯技術交易大會也讓不少企業和科研院校收獲滿滿,此次交易大會簽約項目達336個,總投資超過11億元,供需雙方都對大會給予了高度評價。
? ?大會結束后,山東省副省長王書堅指出,德州市緊緊抓住融入京津冀的重要機遇,以科技創新作為切入點,舉辦這次技術交易大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京津冀的科技合作開了個好頭。
? ?硬件給力? 人才和機構建設取得新突破
? ?在過去的2016年,山東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還積極從實體市場、交易機構及人才隊伍建設發力,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實體市場和交易機構建設方面,山東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山東主動謀劃和布局,為技術轉移轉化夯實基礎。至目前,全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機構備案210家,培育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32家。
? ?比如,濟南積極推進泉城科創交易大平臺建設;省農科院建立山東省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威海成立“中韓技術轉移中心”,設立了中韓技術交易市場,目前已舉辦技術對接活動多次,促成實質性合作30多項;齊魯工業大學成立山東輕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設立了山東輕工技術轉移轉化促進中心等。
? ?“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業的人才隊伍也很關鍵。”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說。2016年,山東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大力加強技術市場管理隊伍建設,開展了技術市場管理人員培訓、技術合同登記人員培訓和技術經紀人培訓等,切實提高了技術市場管理人員和技術經紀人隊伍素質和業務水平。
? ?比如,2016年12月9日—10日,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在濟寧舉辦了全省技術經紀人培訓班,分別就“技術轉移與技術經紀人實務”、“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與專利評估”、“科技金融與資本市場”等內容對全省17市科技局技術市場工作分管局長、技術市場負責人以及各高校院所、科技服務機構130余名技術經紀人進行了系統培訓。在此之前,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及各市也都多次組織技術市場管理人員培訓、技術合同登記人員培訓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管理員培訓等活動。青島市還在高級技術經理師培訓、國際技術貿易培訓等領域先行先試,大膽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此外,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還組織編寫了《技術經紀實務技巧》、《技術合同與知識產權》、《技術轉移法規及政策》、《會計財務與科技金融》四部教材,并在借鑒其他省市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山東實際,配合成果處起草了《關于培育壯大山東省技術經理人隊伍實施意見》,為進一步發展壯大山東技術經紀人隊伍、打通技術與需求對接過程中的梗阻提供了政策支持。
? ?優化政策? 為成果落地再“添把火”
? ?資源齊聚,平臺優化,模式創新,專業中介力量也在成長,而給力的政策落實更為我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添了把火”。
? ?“此前,我省只有針對科技成果賣方和買方的相關政策,而關于中介機構的政策是空白的。對此,2016年,山東省發布實施了《山東省支持培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機構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補全了這一環節。這就有效激發了各類創新主體、成果轉化機構的活力,擴大了成果轉移轉化的規模,推動了科技成果產業化。”上述負責人介紹,2016年,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開發了山東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機構信息備案系統,并在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上開通,將支持政策落實到位。
? ?此外,該中心還梳理了各類技術市場相關政策供技術貿易機構查詢,并將國家、部委和我省出臺的優惠政策進行收集、匯總和梳理,制作成展板、明白紙和流程圖,比如將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研發經費稅前加計扣除、技術市場、科技金融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等進行合并、整理、加工,通過微信、微博和網絡平臺,廣泛宣傳,讓技術貿易機構和科技人員充分了解技術市場政策,把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按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部署,進一步推進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優化技術市場發展環境,完善技術市場服務體系,暢通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渠道。此外,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手段加速技術要素的自由流通配置,強化技術、資本和人才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動技術成果資本化與產業化。
? ?“力爭通過五年努力,讓技術市場制度環境更加優化,技術轉移市場機制逐步建立,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能力顯著提升,技術轉移服務業態快速發展,初步形成滿足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科技創新規律,制度健全、體系完備、結構合理、功能強大、開放有序的現代技術市場體系。”上述負責人說,“我們的目標是,充分發揮技術市場和科技成果轉化在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中的重要紐帶作用,為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提質增效、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有效供給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