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外研究機構 Internet Society 發布了題為
《Paths to Our Digital Future(2017)》(中文譯為:通往數字未來之路)的報告,闡述了后互聯網時代的變革驅動力,這里對變革驅動力之一人工智能部分做了翻譯和整理,力圖解釋人工智能對未來數字時代的影響。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進步速度如此迅猛,我們的社會將迎來一些重要的倫理和經濟問題,應對這些問題恐怕會費心費力。
總體而言,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將同時改變互聯網和全球經濟。在未來 5 年內,我們可以預期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將會被整合到各種各樣的技術中,這些技術包括數據交換和分析。這將帶來巨大的機遇,如全新的服務和科學突破,人類智力的提升,以及它與數字世界的融合。
在人工智能領域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如決策轉由機器執行,缺乏透明度,技術變革將超過治理和政策規范的發展。自動化可能會深刻地改變行業,影響就業和公共服務的交付。政府和社會需要為其影響做好準備:
經濟和社會必須為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帶來的顛覆做好準備。
在人工智能的設計和部署中,必須優先考慮倫理問題。
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帶來全新的社會經濟機會,但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和取舍還不清楚。
人工智能正改變著我們的決策方式,我們必須確保人類仍然處于“駕駛座”的主導位置。
在社會內部和社會之間,人工智能的益處分配將不均衡,進而加劇當前和未來的數字鴻溝。這種現象發生的風險極高。
人工智能世界的治理與倫理問題
人工智能引發了對倫理問題的廣泛擔憂。技術人員表示,這項技術需遵從人類的價值觀,在人工智能系統的設計、開發和部署的每一個階段,都必須優先考慮倫理層面的問題。
目前,人工智能和相關技術正在開發和部署,短期內將需要大量的投資和努力,以避免對社會和人類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在未來,我們需要把焦點放在研究上以及有效的管理架構上,以確保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是契機,而不是損害。目前,開發算法的工作仍然由人類完成。對我們所做的事,我們仍擁有些許控制。
然而,如果我們把這類工作拱手相讓給中介機構,而中介機構又讓算法來設計算法。那么在五年內,開發算法的工作可能就不是人類在做了,而是人工智能在掌控。是否將出現這樣的前景:我們打交道的中介機構將被人工智能替代。
此外,人工智能引發的重要考慮事項涵蓋了隱私、透明度、安全性、工作性質,以及整體經濟。例如,基于面部識別技術可以提升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的體驗。但同樣的技術也可以用來提升監視效果,犧牲個人隱私。亦或是,如果人工智能成為社交媒體網絡和在線平臺的永久功能,在這些平臺上,算法被用來管理在線體驗、有關自由選擇和偏見的問題將會加劇。人們將對數據收集和決策的透明度和責任性感到擔憂。這種擔憂將會加速倫理原則的制定。而這些原則的作用是什么?用以指導人工智能的設計和部署。
一個社會如果完全以數據收集為基礎,那么從商業角度來看,在沒有適當的民主監督和平衡的情況下,將助長社會過度依賴監督。機器提供了太多自動選擇,人類無需過多思考,從而失去了某些自我決策的機會。
數據分析技術產生的自動化將對人類行為和決策產生更大的影響。
政府將如何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更大的經濟和社會影響?政府是否具備這樣做的能力和資源?在政府內部,由于政策的制定和調整越來越多地受到數據的驅動,人工智能可能會帶來一種根本性的決策調整。此外,人工智能可能成為未來政策選擇的一種決策工具,而且使用起來可能會草率而不透明。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將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并幫助它們快速應對民眾的需求。
許多人預見,未來幾年將展開一場激烈的競爭,以爭奪商業人工智能領域的霸主地位。盡管這可能會推動創新,并有可能顛覆當前的市場結構,但也存在競爭方面的擔憂。預測者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如今的領先科技公司將會控制人工智能市場。
人工智能對互聯網經濟的影響
一些人認為,預測人工智能是一種營銷炒作,但很多業內人士和政府都在為人工智能的普及做準備。CB Insights 估計,2016 年超過 50 億美元的風投資金流向了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比前一年增長了 62%。人工智能為創造新工作、新產業和新溝通方式提供了巨大機遇。
?
?
物聯網在線
2017年09月27日